时间:2025-04-12 22:06 作者:张培爵 浏览量:1779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主播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从业行为,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22日共同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简称“规范”),明确在直播中不得出现炫富、性暗示、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表演获取商业利益等31种行为,同时还将建立健全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
6月22日,北京市通州区一处农业大棚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介瓜果。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主播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从业行为,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当日共同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在直播中不得出现的31种行为,同时还将建立健全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规范所规定的“不得出现”的行为包括,发布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发布颠覆国家政权,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的内容,发布削弱、歪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对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或者蓄意制造舆论“热点”,服饰妆容、语言行为、直播间布景等展现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内容,利用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角色进行非广告类的商业宣传、表演或作为噱头获取商业或不正当利益,指引错误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内容,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组织煽动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实施网络暴力,展示或炒作大量奢侈品、珠宝、纸币等资产,展示无节制奢靡生活,贬低低收入群体的炫富行为等。
规范还指出,网络主播应当如实申报收入,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规范要求,对出现违规行为的网络主播,要强化警示和约束;对问题性质严重、多次出现问题且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应当封禁账号,将相关网络主播纳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不允许以更换账号或更换平台等形式再度开播。对构成犯罪的网络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失德艺人不得提供公开进行文艺表演、发声出镜机会,防止转移阵地复出。
规范强调各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引导,建立健全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探索建立平台与主播约束关系机制。(完)
” “双11”再提前 战局已在酝酿 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各大电商多个动作带动销量猛增< 在工业三路和太子路交汇处,有一片爬满绿色植物的建筑,这里是蛇口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海意库,由上世纪80年代电器厂的一批旧厂房“腾笼换鸟”改造而来(注:招商蛇口是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整合招商地产后的一家上市公司) 蛇口首先面临的是地域空间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