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 04:37 作者:科尔沁夫 浏览量:1862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内,一只幼年大熊猫正在爬树。 刘忠俊 摄
中新网四川卧龙7月9日电 题:两岸学子四川卧龙研学:担任营养师 为大熊猫“下厨”
作者 王利文
“只有在大陆才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大熊猫,我的人生必做清单又完成了一项。”8日,在位于四川阿坝的卧龙中华大熊猫苑,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台湾学生鲁芸嘉站在大熊猫圈舍旁,难掩见到大熊猫的兴奋,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不时用手机拍照。
“我们从长江走来——第十二届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暨长江生态研习营”活动本月7日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营,5天时间里,39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学子在阿坝探访卧龙自然保护区,学习大熊猫保育知识,“解锁”锅庄舞……多方位了解四川的自然人文、历史地理、风土民俗。
两岸学子正在卧龙中华大熊猫苑参观。 刘忠俊 摄
8日,参加研学营的两岸学子终于和心心念念的大熊猫“相遇”,他们近距离观察大熊猫,并开展大熊猫营养师体验、大熊猫科普、生态环保教育。
窝窝头形状各异,两岸学子正与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留念。 刘忠俊 摄
跟着大熊猫苑的营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台湾学生张咏霈戴上手套学习制作窝窝头。手掌拢成半圆的造型,手指按压定型,一个“窝窝头”就成型了。“可是我怎么做出了顶帽子?”营员们都被张咏霈逗乐了。
十年前,张咏霈通过第四届天府夏令营初次来到四川,川菜的麻辣鲜香和四川人的热情好客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促使她报考四川大学。“大学三年,这里成为了我温暖的家,我们也像‘大熊猫’一样被珍视,有考虑未来在四川大学继续读研。”目前,她已经参加过多次熊猫夏令营等两岸交流活动,她期待通过这次活动了解生态知识,更加深爱四川这片土地。
“原来大熊猫吃的窝窝头不仅有大米粉、玉米粉、黄豆粉,还有补充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来自四川大学的台湾学生王奕夫第一次“为大熊猫下厨”,斜挎包上的大熊猫挂饰也随着他忙碌的身影摆动,拿着亲手制作的方型窝窝头,他笑说:“看上去好美味,我都想来一个了。”
一只在树上睡觉的大熊猫吸引了两岸学子的目光,他们纷纷拿出手机驻足拍照。 刘忠俊 摄
除了与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学生们还参观了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邓生沟。
不仅有大熊猫,四川卧龙国际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部部长何晓安还为大家讲解了“睡在大熊猫上铺的兄弟——雪豹”等多种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来自四川大学的台湾学生王世忠表示,自己对生态环境知之甚少,此行才知道祖国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做了如此多的努力,“我感到很骄傲,也很敬佩工作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坚守,希望我们都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出贡献。”
阿坝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大熊猫的家园和藏族羌族聚居区。在开营仪式上,四川省台办二级巡视员白刚坦言:此次研学路线的初衷在于探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和体验藏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此次活动能推动两岸学子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心灵相通。”(完)
他对蛇口最初的印象是“荒凉”,耕地很少,大片山坡上长满了荔枝树 与此同时,因投资者密切关注美国国会有关经济刺激计划的谈判,并为繁忙的一周企业财报做准备,美股周一盘中涨势强劲,目前涨幅进一步扩大 这场展览让衰老的浮法玻璃厂重新焕发生机 当前,由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处于不明朗状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疫情防控重点,不可有丝毫麻痹大意 “由于土地相互咬合,前海跟蛇口是融为一体的,割裂不开凯发国际真人中国官方网站bf08.cc网站地址☜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前来洽谈的港澳商人、外国商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