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6 22:39 作者:王尊三 浏览量:632
图为刘嘉发在社区做志愿者,协助居民完成核酸检测。 刘嘉发 供图
中新网深圳6月21日电 题:港人双城生活记:在鹏城安家找到归属感
作者 朱族英 董宇桐
十年前到深圳闯荡的香港青年刘嘉发,如今已在深圳安家,与太太结缘并拥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在深圳组建家庭,儿子上学能够享受“市民待遇”,刘嘉发不仅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其中一员,也在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找到了归属感。
“我毕业后就在香港找了工作,恰逢华润到香港招揽人才,我报名了,随后就到深圳。这一呆就是十年,毕竟‘来了就是深圳人’嘛。”刘嘉发近日接受采访时说。
刘嘉发称,初到深圳遇到的税收缴纳复杂、企业注册难等问题,都已迎刃而解。除了工作上享受到相关的政策扶持外,生活方面,随着《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港澳籍居民子女入学也可以享受与内地居民同样的待遇。“我儿子现在和内地学生一样,实行积分制入学,只要达到了学校招收入学的积分,也可以申请学位。”
此前,港籍孩童入学需要到香港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再将公证拿至内地认证机构证明亲子关系。刘嘉发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们往返内地和香港开证明所需时间、精力也大大增加。但如今,在内地做一个亲子鉴定报告,也能够成为小孩入学手续办理证明,省去了深港两地跑的繁琐。”
港澳居民如何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刘嘉发称,他在深缴纳社保,去看病时已多次派上用场。“我们之前看病都需要自掏腰包,但现在不同了。我上次肺部不舒服,到南山医院后,刷社保卡就能看病。”
图为香港南山联谊会举办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活动,乘船参观港珠澳大桥。 刘嘉发 供图
如今,作为香港南山联谊会会长,刘嘉发不仅为更多来深发展的香港青年提供服务和指引,还经常与一众香港青年到社区当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如协助老人家完成核酸检测等。
针对此前港籍居民无法在深预约打疫苗等问题,刘嘉发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后,成功为港人打疫苗开辟通道,港人随后也能顺利在“粤省事”小程序上预约,进行疫苗接种。
刘嘉发表示,联谊会不仅为在深发展的港人提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帮助,而且希望可以关怀更多港人,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每逢节假日,我们会准备礼品、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共庆佳节。端午节期间,我们为片区的港人朋友送去香粽,和大家一起挂艾草、织香囊、品香粽。”
和刘嘉发一样从香港到深圳闯荡打拼的高月华,是兼备智能家居工程、认知障碍照护及设计的专业人员。目前从事养老及大健康相关产业的她,十分看好中国养老及健康产业市场发展。
她说,在香港将要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联谊会近日组织深港澳青年们共同庆祝。“我们乘船参观港珠澳大桥、唱歌,举办与香港回归相关的问答游戏;品尝擂茶、捆粿、顺德鱼饼、港式茶点等大湾区各地美食......活动联谊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大家非常开心。”
“工作之余,我周末喜欢和朋友一起去钓鱼、打羽毛球,和家人一起去前海石公园露营。”刘嘉发说。
多元的文化环境,让许许多多像刘嘉发、高月华这样的香港青年,能够在深圳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并和他们一起发展,一起“叹”(粤语,指享受)生活。(完)
要使人民幸福,就要人民都能公平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接下来,米尔格雷姆又在《密封拍卖中的信息价值》一文中,提出了具有私人价值信息和共同价值信息的附加价值模型,将“收入等价定理”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威尔逊也在同一时期投入到拍卖理论的研究中” 据统计,目前,已有29家物管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卓越商企、第一服务等物业企业已陆续进行招股,恒大物业、融创物业等巨头亦已递交招股书 文/深圳体改委原主任、深交所原副理事长徐景安 整理/新京报记者侯润芳百家乐平台登录网页版6hgw.cc入口☜ 为强化门诊共济保障,继续将门诊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长期用药负担重患者倾斜,按照小幅调整、精细测算、跟踪研判、费用增长可控的原则,在去年门急诊封顶线从3000元/年调整到4000元/年的基础上,继续将门急诊封顶线提高至4500元,逐步解决门诊封顶线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