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6 08:09 作者:高吉人 浏览量:1408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6月23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一批食品安全抽检通告显示,检出11批次不合格样品。其中,标称湖南海霸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霸食品”)生产的1批次金针菇,被检出禁用的苯甲酸及钠盐。而海霸食品曾租用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涉事企业车间制作“土坑”酸菜。
通告显示,标称湖南海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针菇(经典香辣味,散装称重,2022/2/6),苯甲酸及钠盐(以苯甲酸计)检测值为0.204g/kg,而标准为不得使用。
资料显示,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钠盐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长期食用苯甲酸及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危害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海霸食品曾租赁“土坑酸菜”涉事企业车间加工销售“土坑”酸菜。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收购加工“土坑”酸菜。其中,锦瑞食品在3月16日声明,央视视频中的土池菜为租用锦瑞食品腌制车间的海霸食品使用,但海霸食品当时未有任何回应。
为了解海霸食品该批次问题产品、租赁车间加工“土”坑酸菜的后续处理情况,6月23日,新京报记者按照天眼查、公司官网的留存联系方式,多次致电海霸食品,均无人接听。
天眼查资料显示,海霸食品建于1998年,前身为华容县海霸食品厂,业务集收购、腌制、加工销售为一体,主要生产“海霸”“湘香源”“海悦”等品牌的泡菜、鱼酸菜配料、酸豆角、剁辣椒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海霸食品曾多次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天眼查资料显示,仅2017年,海霸食品就5次因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罚款,累计罚款5.7万元。
站在时间广场放眼四望,几百米外有栋帆船模样的建筑,那是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南海酒店<比如,推进土地有偿使用、企业股份制改革、设立证券市场、首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劳动力市场和产权交易所等;进行了技术创新,1987年发布《深圳市关于鼓励民间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博弈论作为微观经济学领域近几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发展,已经彻底重写了诸多经济领域,比如契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