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 16:55 作者:王戎 浏览量:763
中国科协年会举行,发布30个重大科学问题
揭示科技创新趋势 瞄准科研攻关方向
6月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南长沙闭幕。本次年会以“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打造中部崛起新引擎”为主题,69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其中企业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代表有3442位。
本届年会围绕“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创中国’助力中部崛起”“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开放协同构筑人才高地”“聚力共享科技为民服务”五大板块开展35项专题活动,发布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以及《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中国开放获取白皮书》、年度全球科技社团排行榜等一批重要成果,涵盖2022中国科技智库论坛、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第五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等重点论坛。
近年来,不同于传统的期刊订阅模式,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自己的科学成果,成为国内外学术出版界的潮流。“2011—2021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开放获取论文70%集中在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影响因子高分区,开放获取论文的国际合作增长态势很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说。
“中国科协愿与国际科学界和出版界一道,共同推进开放科学在全球纵深发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倡议,全球要推动多元协同,布局开放科学设施,促进科技成果更广泛传播利用。
25日,以“共同发展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举办,论坛发布了《2022年全球科技社团发展指数报告》,首次推出全球科技社团发展指数,为科技社团研判未来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提供参考。论坛上,多位世界重要科技社团负责人、研究专家围绕促进科技社团开放协同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等全球关切议题作了主旨报告。
从轨道交通到新材料,从先进制造业到种业,在年会现场,一批科技自立自强展示项目吸引了众多参会科技工作者的目光。围绕科技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本届年会还举办了2022中国科技智库论坛、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研讨会、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9项活动,聚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其中,科技智库论坛发布了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的智库成果《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对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27日举行的闭幕式上,中国科协还发布了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30个问题难题入选。据了解,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共征集问题难题2772个,发布160个,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热情,揭示了科技创新趋势和科研攻关方向。
据了解,借由本届年会在湖南举办的契机,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协提前组建10个由院士专家组成的调研团队,分赴湖南各地一线,围绕先进制造业、种业、有色产业、绿色发展、北斗应用、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的10个调研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在26日举行的湖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上,10名调研课题领衔院士专家分别就各自领衔的调研课题汇报了调研成果并提出了决策咨询建议。
此外,中国科协还开展“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入湘行动”,对涉及机械制造、工程装备、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产业的122项技术需求,组织科技服务团进行认领,解决企业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本届年会上,湖南省政府还与中国科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加强智库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加强资源汇聚、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加强科学普及、整体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等达成协议。
本报记者 孙 超
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很多老工业化城市,深圳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深圳吸引了一大批敢于闯荡、不甘于满足现状而立志改变命运的人,尤其是一大批的年轻人才,使得深圳成为了一个有活力的创业城市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1981年-2004年期间担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员,2006年获得美国经济协会颁发的“杰出院士奖”,2016年获得BBVA基金会知识前沿奖 在工业三路和太子路交汇处,有一片爬满绿色植物的建筑,这里是蛇口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海意库,由上世纪80年代电器厂的一批旧厂房“腾笼换鸟”改造而来在致同僚的一封信中,佩洛西强调了她在医疗保健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不够 此举一出,工人们积极性大增,一天运泥能达到80-90车,效率最高的能到131车,提前一个月完成工程高登视讯官网app下载99bf.cc入口☜在张军看来,深圳要避免成为一个平庸的城市,一方面中央要进一步加大对深圳的放权与赋能,使得能够继续保持过去敢闯敢试敢承担的精神